计算机历史简介。计算机从早期的机械计算机发展到现在使用的个人计算机,计算机发展的历史阶段是什么?计算机的发展史是怎样的?第一台计算机是什么时候发明的?联想电脑发
计算机历史简介。计算机从早期的机械计算机发展到现在使用的个人计算机,计算机发展的历史阶段是什么?计算机的发展史是怎样的?第一台计算机是什么时候发明的?联想电脑发展史1984年11月1日,20万元,11个人创立联想,当时它的名字是: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开发公司,第一台计算机的发明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。
1666年,英国塞缪尔·摩兰发明了一种可以计算加数和减法的机械计数机器。1673年,GottfriedLeibniz做了一个带阶梯圆柱轮的计数器,叫做“SteppedReckoner”。这个计算器可以把重复的数相乘,并自动加到加法器上。1694年,德国数学家GottfriedLeibniz改进了Pascal的Pascalene,制造了一台可以计算乘数的机器。它仍然由齿轮和刻度盘操作。
PhilippMatthaus制造并销售了少量精确到12位数的计算机。1775年,thirdEarlofStanhope发明了一种类似于莱布尼茨的乘法计算器。1786年,J.H.Mueller设计了一种差动延伸装置,但不幸的是没有资金来制造它。1801年,JosephMarieJacquard的织布机通过连接顺序打孔卡来控制编织模式。
第一台计算机的发明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。确切地说,第一台计算机是由美国人查尔斯·巴贝奇在19世纪设计的。他被认为是计算机的创始人之一。巴贝奇的设计包括一台名为AnalyticalEngine的机械计算机,这是世界上第一台被认为是计算机的设计。该分析仪使用类似于现代计算机的二进制系统、存储、控制流和算法,可以进行复杂的计算和逻辑运算。
20世纪初,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,电子计算机的出现标志着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。1941年至1945年,阿兰图灵和他的同事在英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,名为“巨像”,用于解密纳粹德国的密码。此后,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相继研制出一系列电子计算机,如ENIAC、UNIVAC、EDVAC等。,从而开创了电子计算机时代。
1956年,夏完成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运算器和控制器的设计,同时编写了我国第一部电子计算机原理讲义。1957年,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模拟电子计算机。1958年,我国第一台计算机103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,运行速度达到每秒1500次,标志着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。1959年,中国研制成功104型电子计算机,运算速度为每秒10000次。
1963年,我国第一台大规模晶体管电子计算机109研制成功。1964年,441B全晶体管计算机研制成功。1965年,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第一台大型晶体管计算机109B,随后又推出109C计算机,在两弹试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1967年,一种新的晶体管大型通用数字计算机诞生了。1969年,北京大学承担了150台集成电路数字电子计算机的研制工作。
Computer俗称计算机,是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,可用于数值计算和逻辑计算,还具有存储和记忆的功能。1642年,法国人帕斯卡制造了第一台机械计算机加法器。同时,中国古代流行的计数器算盘,也早已被千家店铺所使用。在西方,德国的莱布尼茨首先提出了二进制算法,并于1674年发明了乘法器。20世纪,美国现代国防商业机器公司(IBM)创始人赫尔曼·格里特发明的机电制表机,采用了机电式自动计数装置。
这一过程在20世纪30年代取得了突破。著名的Z系列计算机是德国Juss公司研制成功的,其中Z3计算机是第一台由电磁继电器控制的通用自动计算机。在未来,与计算机中的人工生命对话可能成为人们交流的一个方面。1944年制造的“Mark I”大型计算机是一台完全机电式计算机,它用3000多个继电器代替前轮转动的机械结构,采用十进制。
第1代:电子管数码机(1946-1958)特点:体积大,功耗高,可靠性差。它速度慢(通常每秒几千到几万次),而且很贵,但它为计算机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。第二代:晶体管数字计算机(1958-1964)特点:体积更小,能耗更低,可靠性更高,运算速度更快(通常每秒10万次,最高可达300万次),性能比第一代计算机更好。
应用领域开始进入文字处理和图形图像处理领域。第4代:大规模集成电路机(1970年至今)特点:1971年,世界上第一台微处理器在美国硅谷诞生,开启了微型计算机的新时代。应用领域逐渐从科学计算、事务管理、过程控制走向家庭。扩展信息:计算机,俗称电脑,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。没有任何软件的电脑叫裸机。
从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到现在,按照计算机使用的电子器件来看,计算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。即:第一代,以电子管为主要部件的电子管计算机(1946 ~ 1958年);电子管是基本的电子器件;使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;主要用于国防和科学计算;运算速度从每秒几千到几万次不等。第二代,以晶体管为主要元件的晶体管计算机(1958 ~ 1964年);
软件上出现了操作系统和算法语言;运算速度从每秒几万到几十万次不等。第三代计算机使用集成电路(1964 ~ 1971年);集成电路被广泛使用;成交量萎缩;运算速度从每秒几十万到几百万次不等。第四代计算机使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(1971~)。大规模集成电路是主要器件;运算速度从每秒百万次到上亿次不等。现在,计算机已经进入了在技术、概念和功能上都不同于前四代的第五代计算机的发展阶段。
电脑从早期的机械电脑发展到现在使用的个人电脑,经历了很长的时间。最早的计算机可以追溯到1942年法国数学家加巴斯发明的帕斯卡机。这台机器由许多齿轮和杠杆组成。一般来说,我们根据用于制造计算机的不同组件对计算机代进行分类。分为四代:第一代(1946 ~ 1958):用真空管制成;第二代(1959 ~ 1964):由晶体管制成;第三代(1965 ~ 1970):由集成电路制成;以及第四代(1970 ~)第一代计算机:真空管时代:以真空管为材料,穿孔卡为外部存储介质,磁鼓为内部存储介质,编程语言为机器语言和组合语言,第二代计算机:以晶体管为材料,磁带磁盘的发明开始使用,以磁芯为内部存储介质硬件的模块化高级语言的出现,第三代计算机:集成电路时代使用了集成电路向上兼容的概念。操作系统的出现,软件的快速发展,微型计算机的出现,第四代计算机: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,微处理器的出现,以半导体为内部存储介质的微型计算机流行软件包的开发。
1984年11月1日,联想由11个人出资20万元创立。当时它的名字是: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开发公司。1985年,第一款具有联想功能的汉卡产品联想汉卡推出,联想这个品牌名称由此而来。1988年6月23日,香港联想开始营业。新技术开发公司、道源公司、中国技术转移公司共同创办香港联想,并采用了英文名称Legend。联想第一次被用作公司名称。
1990年推出联想电脑,联想开始生产供应联想品牌个人电脑。1994年2月14日,联想股份在香港上市,联想品牌首次亮相海外金融市场,1996年,联想首次超越国外品牌,市场份额位居国内市场第一,并连续6年保持榜首。1999年,联想以8.5%的市场份额位居亚太市场PC销量第一,2001年4月1日,联想集团实施资产重组,分拆上市。